日本服务器

日本新闻:越战导火索 – 东京湾事件

  1964年8月2日和8月4日,美国海军宣称和越南北方在东京湾(我国北部湾)发生2次小型冲突,导致美国国会通过了东京湾决议,授权林登·约翰逊总统动用包含武力在内的一切选项应对此事件,随即美国轰炸北越海军基地,越战升级进入公开战争状态。

  【 背景 】

  东京湾事件发生约翰逊接任总统的第一年,在此之前肯尼迪总统出于对南越政府的失望开始从越南有限度地撤军。约翰逊对越南的观点同样复杂,但为了抑制苏联咄咄逼人的扩张主义政策,他选择加强对南越的军事援助,在肯尼迪遇刺后就下令增兵以维持在东南亚的长期存在。

越战导火索 - 东京湾事件

  > 肯尼迪(左)与约翰逊(右)

  从1961年开始中央情报局在越南执行了一项代号“34A”的高度机密行动,对北越进行特种作战。该计划于1964年转给美国国防部,由驻越军援司令部下属越南研究与观察组(MACV-SOG)实施,中情局提供支持。但是“34A”早期行动成果非常有限,大量南越突击队员被北越俘获,损失惨重。

  7月份,驻越美军司令韦斯特摩兰中将将“34A”行动的重点从陆上渗透改为由海岸发起攻击。为此中情局从挪威秘密采购了一批高速巡逻艇,并由挪威情报机关出面雇佣挪威籍船长驾驶,艇员则来自南越海军,抵近北越岛屿或海岸后用迫击炮、火箭弹或者无后坐力炮打击雷达站等重要目标。每次任务的命令由白宫指示,在珍珠港的太平洋舰队司令格兰特·肖普海军上将亲自下达。

越战导火索 - 东京湾事件

  当时美国海军还在北越近海国际水域不定期开展代号“德索托巡逻”(DESOTO)的秘密侦察行动,出动驱逐舰进行监听和电子情报搜集。从1962年到1965年共进行了26次,1964年8月的“德索托”巡逻区恰好选择在同期展开的“34A”行动区域附近。

越战导火索 - 东京湾事件

  > 执行过“德索托”巡逻的“约翰·克雷格”号驱逐舰(“基林”级,1945年8月服役)

  “德索托”巡逻和“34A”行动是各自独立运作的,两者并没有统一筹划,协同作战,但事实上的“德索托”巡逻主要任务之一就是为特种作战收集情报。2005年解密的一份绝密文件显示向“德索托”巡逻下达的命令:“定位、识别所有沿海雷达站,发现北越海岸线上所有导航设备,监视和越共海上补给、渗透路线有关的越方船只。”而且每次海岸突击行动都会导致北越方面的电磁信号暴增,令“德索托”得以搜集到更多重要军事信息。所以两者关系密切,也被北越认为是有针对性的联合行动。

越战导火索 - 东京湾事件

  > “德索托”巡逻航线

  【 第一次攻击 】

  1964年7月底,北越海岸地区的局势已经濒临“沸点”。

  7月28日,美国海军二战老舰“马多克斯”号火炮驱逐舰(“艾伦·萨姆纳”级,1944年6月服役)从台湾驶向北部湾,开始执行第4次“德索托”巡逻。它专门搭载了一辆通信截听拖车和17名电子情报战专家,将在南北越交界的非军事区到中国边境之间的北越沿海活动。

越战导火索 - 东京湾事件

  > 越战时期的“马多克斯”号

  7月29日晚上MACV-SOG向北越秘密空投了一个情报小组,但迅速被北越方面发现捕获。当晚2架由泰国商业飞行员驾驶的老挝战斗轰炸机按照中情局的指令空袭了北越西南边境的一个边防哨所,这是连续第二晚类似袭击。

  7月30日夜间到31日凌晨,执行“34A”行动的南越特种部队同时突袭了北部湾西部相距40公里的湄岛和吴汉岛,分别出动2艘突击艇用机枪和机关炮攻击了岛上的雷达站和其它军事设施。

  河内当局根据这一连串的协同进攻判断美方将升级军事行动,于是提高战备等级做出相应的部署。

  7月31日,“马多克斯”号深入北部湾开始执勤,“提康德罗加”号航母在附近提供支援。乔治·莫里斯海军上校在他的旗舰“好人查理”号航母上指挥整个北部湾海域的美军作战,他命令“马多克斯”号不得驶入北越海岸线13公里以及海岛6公里以内的距离。

越战导火索 - 东京湾事件

  > 1968年航行在太平洋上的“提康德罗加”号

  8月1日晚间,“马多克斯”号接近到湄岛不足10公里处。之前攻击湄岛的南越高速巡逻艇在返航岘港时正好途径这片海域,北越派出多艘鱼雷艇跟踪。美军截获的北越无线电通信表面这些鱼雷艇准备发起进攻,于是“马多克斯”号向南撤出该海域,但它并不清楚“34A”的作战情况。

  第二天早上6点,“马多克斯”号北上重新展开情报作业,这期间该舰通信技师截获北越的通信联系,发现越方快艇出动,可能会向驱逐舰发起进攻。坐镇“马多克斯”号的第192驱逐舰中队司令亨里克上校下令转向外海以避免双方接触。不过在10点45分,他又改变了主意,命令“马多克斯”号转向西南,沿着海岸平行驶向湄岛。当时天气晴朗,海面上非常平静。中午12点45分,“马多克斯”号再次掉头沿海岸向东北航向。

越战导火索 - 东京湾事件

  > 7月31日到8月2日“马多克斯”号航迹

  15点40分,“马多克斯”号的雷达发现3艘北越的苏制P-4型鱼雷艇从西面逼近,“马多克斯”号立即进入作战状态,将航向从东北转向东南,航速增加到25节,向北部湾外海脱离。此时“马多克斯”号位于北越公布的12海里领海线内3-4海里处,但美国并不承认12海里领海范围,而是按照美国标准只承认3海里领海宽度。

  越方鱼雷艇的无线电通信再次表现出强列的攻击性,它们的最高航速达到55节,而“马多克斯”号只有28节。亨里克上校向枪炮长下令,如果越方鱼雷艇接近到1万码之内就开火。

越战导火索 - 东京湾事件

  > P-4是北约代号,苏联编号123型,又称“共青团员”级,标准排水量仅19.5吨

  16点05分,“马多克斯”号前主炮打出3发炮弹进行警告,同时向“提康德罗加”号请求空中支援。但约翰逊政府从未向外界披露美舰首先开火的情况,一直坚持是北越鱼雷艇先开火。

越战导火索 - 东京湾事件

  随即领头的北越鱼雷艇发射一枚鱼雷并转向后撤,第二艘鱼雷艇发射了两枚鱼雷后立即被“马多克斯”号炮火命中。第一艘见状掉头重新参战,又发射了一枚鱼雷并用14.5毫米重机枪开火。“马多克斯”号做出规避动作在90米外躲过了飞驰的鱼雷,并迅速击中第一艘鱼雷艇。

越战导火索 - 东京湾事件

  > “马多克斯”号拍摄到的北越鱼雷艇

  16点30分,4架从“提康德罗加”号紧急起飞的F-8E战斗机抵达现场。领队的VF-51中队长詹姆斯·斯托克代尔回忆到,他们飞越了毫发无损的“马多克斯”号,发现3艘敌艇以40节的速度向西北行驶,2艘在前,1艘拖在后面1英里处。机队接到命令“攻击并摧毁这些鱼雷艇”,他们多次进入,用“祖尼”火箭弹和20毫米机炮发起攻击,击伤全部3艘。头两艘重伤但是依靠不断机动摆脱了攻击逃走,后面一艘则停在海面上动弹不得并燃起大火。

越战导火索 - 东京湾事件

  > 8月2日当天,“提康德罗加”号舰员正在给F-8挂载“祖尼”火箭弹

  “马多克斯”号唯一的一处轻伤是上层建筑留下的一个14.5毫米重机枪弹孔。北越鱼雷艇撤退后当,“马多克斯”号也向东南方后撤。同时约翰逊总统命令在香港休整的“星座”号立即前往北部湾戒备,以防态势升级。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日本服务器“>日本服务器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日本服务器“>日本服务器网联系。

[日本服务器网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