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新闻:落“语”东京|清晨5点从北京家里出发,环顾一圈,再回到这里得是9月了
开栏语|落语,日本的传统曲艺形式,类似单口相声。本次东京奥运会,封面新闻邀请了中国体育东京报道团主持人刘语熙推出奥运日志专栏——“落语东京”。通过多年国际大型赛事的采访经历和专业视角,刘语熙会讲述她眼中不一样的奥运会——赛场内有趣的镜头,赛场外热议的话题,中国选手的忘我的瞬间,还有当地民众在疫情下举办奥运会的点点滴滴。
封面新闻特约记者 刘语熙
疫情之前,东京是很多人出境旅游的热门地点,我之前也因为工作或旅行去过几次。这一次则是跟随中国体育的报道团队去到前方做东京奥运会的视频访谈节目。算上隔离,前后需要40多天,吃穿用度装了满满两个大行李箱,好不容易才把箱子扣好,生怕托运时会崩开。
在北京机场出发前需要拍一个小片,其中一个问题是:“你为什么要去奥运会?”我想了想,大概是因为,这是我们等待了五年,非常特殊的一届奥运会,当人类遇到如此大的困难和阻力时,能以体育的名义让整个人类大家庭再次相聚非常有意义,我希望自己能够在现场参与见证。
北京-大连-东京,飞机上有很多媒体同行,大约七八十人,降落东京后所有参与这次东京报道的媒体需要在飞机上稍作等待集中入关。没等一会儿,有几位会说中文的工作人员上前来引导我们,“请所有人一左一右排成两列”。我和体育媒体人李响老师凭借着无手拎行李、只有一个小背包的优势排到了队伍的最前面,我俩眼神交汇眉毛一抬暗自高兴。“来,都排好了吧?所有人听我说,向后转,我们开始办理各种手续。”会说中文的机场工作人员通知我们。
“第一”就这么变成了队末。
人生赛场上,有时候你随着大潮争先恐后地跑着,一时还能排在最前面,殊不知方向突变,顷刻间便成了掉队的那一个。东京之旅的第一课,一句成功学风格没什么营养的鸡汤送给大家。
秉承着运动员优先检测的原则,如果入关前遇到很多运动队,那等待的过程便会长很多,我们这一波人还算顺利,手续办理的过程中只插进了零零散散几个应该是匈牙利运动队的人(看胸前国旗)。我们没有过多交流,没有聊天,按照“媒体手册”上写的那样,和运动员保持两米以上的社交距离。
办理手续需要准备五样东西:护照、记者身份卡、一个叫OCHA的app(在中国时已提前下载并注册),各种信息填完后会出现一个二维码,颇有些像我们国内的“健康码”,这些天上报体温就靠这个、誓约书—保证书,保证遵守日本国内防疫政策、以及入境日本72小时内做的两次核酸检测报告。拿着这五样东西经过了若干柜台,再一次核算检测,等待,再经过若干柜台,三个小时后工作人员说:“好了,手续已经办完,大家可以入关了。”
嗨,敢情这还没到海关那一步呢。
疫情之下,所有的事情都变得复杂了许多。按照媒体手册里写的条款,我们需要先在酒店完成3天的隔离(如果有和奥运相关的事宜需提申报),打开gps定位,所有的行程接受“记录”。酒店是一个十来平米左右的小房间,未来二十多天,这里就是我的临时小家了。简单收拾了一下,东京奥运时间就算正式开始了。
顾拜旦曾说,“对奥林匹克运动会来说,参与比取胜更重要。”在这一届奥运会上我们或许更能体会它的深意。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将东京奥运会的举办比作“黑暗隧道的一束光”,那让我们一起努力,成为那一个个光点吧。
[日本服务器网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