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新闻:二战末期,为何美国在广岛长崎投原子弹,而不是在东京呢?
援引美军文件报道称,如果1945年8月1日前日本不投降,除广岛和长崎外,向京都、横滨、小仓、新泻、东京等地追加投放12枚具有更强爆炸力的原子弹。
其实东京也是原子弹爆炸目标,但被排除在外。因为这时候的东京已被燃烧弹的空袭造成10万人以上死亡,16平方英里面积被烧毁,遭受了相当大的损失,而且相关人士之间广泛地认为,拉拢投降谈判需要昭和天皇。
为了煽动日本本土的侵略计划,南部地区被选为了原子弹爆炸地区。但是,由于美国陆军亨利·刘易斯·史汀生部长,京都被排除在潜在目标之外。曾去京都度蜜月旅行的史汀生强硬地表明了”京都是重要的文化中心,不能成为轰炸对象地”的立场。
代替东京,选择的地方就是广岛广岛市中心有陆军的主要后勤基地,也是代表性的兵力出港地。
因此,8月6日B-29轰炸机在广岛投下12kt(相当于1.2万吨)规模的原子弹”小男孩”。3天后的9日,另一架B-29轰炸机装载了20kt级原子弹”胖子”向小仓出发。
但是,由于气象条件恶劣,将航线改为长崎,而不是小仓,投下了第2枚原子弹。对长崎投下原子弹对杜鲁门造成了巨大冲击。因投下两枚原子弹而丧生的人超过20万人。
绰号为”东京组”的第三枚原子弹正在太平洋上的天宁岛组装。天宁岛是向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的B-29轰炸机们的基地。钚原子弹”东京组”原计划投放到第二个目标小仓。
从8月13日两国最高层军事专家的电话通话内容来看,有向小仓投掷第三枚原子弹的事实。另外,还包括在9月和10月间将正在生产的12枚原子弹投向其他目标的计划。
但是在把钚运进天宁岛的途中,即8月15日接到了日本投降的消息,因此追加投放原子弹的计划化成为泡影。
另据美国国立文件管理记录厅公开的外交文件显示,杜鲁门总统在批准向广岛和长崎投掷原子弹后曾表示:”如果绝对不需要原子弹,就尽量不会使用。”
[日本服务器网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