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新闻:东京奥运冠军背后和家庭教育密不可分,是什么成就了他们?
东京奥运会于8月8日落下大幕,中国队又创造了新的历史!
38枚金牌,32枚银牌,18枚铜牌!!!
这场精彩绝伦的奥运会中,中国健儿们留下了无数振奋人心的瞬间。
每当五星红旗飘扬在赛场上空,国歌奏响在耳畔,心中总是热血沸腾。
奥运冠军们出自什么样的家庭?父母的教育又对他们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
14岁的中国跳水小将全红婵,以三跳满分的成绩强势夺金。
全红婵的家庭生活:出生于低保农村家庭,兄弟姐妹共五个,妈妈因车祸失去了劳动能力,全靠爸爸种甘蔗养活,虽然经济拮据,但她成长在一个温馨快乐的家庭氛围中。
父母乐观坚毅,全红婵在父母的教导下养成了听话懂事的性格。
在勤奋淳朴的家庭中成长的她,也得到浸染,知恩懂恩,乐观朴实。
正如列夫·托尔斯泰说:“教育孩子的实质是教育自己,而自我教育则是父母影响孩子最有力的方法。”
在东京奥运会体操女子平衡木决赛中,16岁小将管晨辰夺得冠军。管晨辰今天的夺冠,起源于起初母亲肯带着她“一时冲动”的尝试,源于父母面对孩子的热爱和选择时给予的尊重。
9秒83的成绩,让苏炳添成为电子计时时代第一位闯入奥运百米决赛的亚洲选手。苏炳添出生在农民家庭,但是有个酷爱跑步的妈妈,苏炳添也因此爱上了短跑。苏炳添以前的教练邹振先评价说:“苏炳添的自律成就了今天的他。”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刻在了孩子的品行中。教育就是父母用自己的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去唤醒一颗幼小的种子,身体力行用榜样的力量去影响它,让它生根发芽、枝繁叶茂。每个横空出世的孩子背后,都有父母的奋力托举。
[日本服务器网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