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服务器

日本新闻:憾别东京奥运八强!揭秘中国女曲“黄埔军校”:一所小城高中凭何输送7人进国家队?

  连日来,东京奥运会各项赛事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之中。除了备受关注的游泳、乒乓球、举重等大项的比赛外,一个相对小众的项目——曲棍球,也越来越为人所熟知。

  7月31日,日本大井曲棍球场,东京奥运会女子曲棍球B组小组赛落下帷幕。身处实力强劲的B组,中国女曲首场比赛以4比3击败东道主日本队,夺下“开门红”,但随后在与澳大利亚队、阿根廷队、西班牙队的较量中不幸遭遇三连败,最后一轮以3比2击败新西兰队赢得“生死战”,却因净胜球劣势,无缘小组出线,憾别东京奥运八强赛。

  实际上,被誉为 “冰山雪莲”的中国女子曲棍球队,自2000年以来已连续6次参加奥运会。本届东京奥运会,中国女曲派出19名队员出征,其中彭杨、欧紫霞、徐纹娱3人均出自四川乐山犍为一中,被人们称为“三朵金花”。

  但鲜为人知的是,“三朵金花”的母校,位于川南乐山犍为县城的这所高中——犍为一中,已先后向国家曲棍球队输送7名队员,向国家青年队输送6名队员,向国家少年队输送4名队员,被命名为“国家曲棍球奥林匹克后备人才训练基地”和“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堪称中国女曲的“黄埔军校”。

  一所川南小城高中,何以能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它又是如何成为了中国女曲一大“人才摇篮”?近日,红星新闻记者深入走访调查,为你揭开一所小城高中的曲棍球,16年筚路蓝缕艰辛走来的 “致胜法宝”……

憾别东京奥运八强!揭秘中国女曲“黄埔军校”:一所小城高中凭何输送7人进国家队?↑犍为一中曲棍球队

  』现场探访

  烈日下训练 孩子们挥汗如雨

  教练:这是常态!

  7月29日,四川乐山市犍为县城烈日高照,正值暑假,犍为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操场上却有一群孩子手握球棍,你追我夺,在一击一停之间,苦练着球技。球场边,主教练陈霞和教练文刚不时地提醒和纠正队员们的动作,场上气氛和天气一样火热。

  连续多日,四川省乐山市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仅几分钟时间,队员们都已汗流浃背,但没有一个人退缩。“放暑假了,很多孩子要么去上兴趣班,要么出去参加夏令营了,她们却顶着烈日苦练。”陈霞告诉红星新闻记者,这样的训练,是常态!

憾别东京奥运八强!揭秘中国女曲“黄埔军校”:一所小城高中凭何输送7人进国家队?↑训练中

  在球场训练了一段时间后,为防止孩子们中暑,陈霞将孩子们召集到球场旁的一处树荫下,继续分组练习曲棍球的各种基本功。队员们的每个动作都按教练要求认真到位,大家相互默契配合,展现出十足的朝气。

  犍师附小是犍为一中老校区的所在地,正在曲棍球场上训练的孩子是犍为一中曲棍球队乙组、丙组(13岁以下)的队员,年龄稍大的几位老队员是即将上初二的学生,而最小的三名新队员刚从幼儿园毕业,正由零开始学习曲棍球。

  此时,七公里外的城郊犍为一中操场上,教练李敏和唐大翔也正带着曲棍球队甲组(17岁以下)的10多名队员在训练,挥舞着球杆,也挥洒着汗水。她们,都在用另一种方式,为远在东京奥运赛场上的师姐们加油。

  本届东京奥运会,中国女曲派出19名队员出征,包括5名四川籍运动员,其中,彭杨、欧紫霞、徐纹娱3人均来自乐山市犍为一中,她们被大家亲切地称为犍为“三朵金花”。

  事实上,16年来,犍为一中向国家曲棍球队输送7名队员(吴梦荣、彭杨、欧紫霞、钟梦玲、徐纹娱、但文、邹妹容),向国家青年队和国家少年队分别输送6名、4名队员,也向四川省队输送了10名队员。

  按照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从犍为一中组建女子曲棍球队迄今,已有5人获评国际级运动健将,3人获评运动健将,33人获评一级运动员,75人获评二级运动员。

  在曲棍球业内,犍为一中已堪称中国女曲的“黄埔军校”。让人不禁好奇:这是一支怎样的球队,一所小城高中的球队为何能取得如此骄人成绩,这背后到底有什么“法宝”?

  』幕后揭秘

  2005年建队“从零开始”

  最早引进专业教练 引进3名四川省队退役人才

  时间倒回到2005年,当年年初,为参加次年举行的四川省第十届运动会曲棍球比赛,乐山市决定组建一支曲棍球队,并将此重担交给了犍为一中。学校领导给体育老师曾亮和其同事布置了一个任务:去四川省曲棍球队进行学习培训,回来组建曲棍球队准备参赛。

  学习培训一个多月后,曾亮立马回校在犍为全县范围选才,终于在当年3月将曲棍球队伍组建了起来。但对于大学时学中文,工作后主教数学,后转变为体育老师的曾亮来说,要在41岁时独自扛起曲棍球队教练这面大旗,显然并不会太轻松。

  关键时刻,一个毛遂自荐的电话打到了犍为一中。电话那头是23岁的陈霞,乐山市井研县人,原四川省女子曲棍球专业队队长。当时准备退役的陈霞已经回到家乡一个工厂上班,回成都时偶然听说犍为一中要组建曲棍球队,顿时来了兴趣。双方一拍即合。

  当年5月,陈霞开始一起带队训练曲棍球。“专业教练就是不一样,有时一个动作,我们示范一整天,也不抵专业教练一句话。”对于陈霞的加入,曾亮总是不吝赞美。

憾别东京奥运八强!揭秘中国女曲“黄埔军校”:一所小城高中凭何输送7人进国家队?陈霞培训队员

  曾亮向红星新闻记者介绍,有多个地市州比乐山更早或同期组建曲棍球队,但唯有乐山队最早引进专业教练。

  有了专业教练陈霞的加盟,曾亮开始畅想犍为一中曲棍球“五步曲”:输送队员进专业队,进国家队,打亚运会,打奥运会,自己退休前能见到奥运奖牌。

  随着曲棍球队伍的壮大,学校体育老师文刚也固定为曲棍球教练。2012年,又从敖家中学抽调普通乡村体育老师唐大翔到犍为一中,主攻曲棍球裁判,经过培训后取得曲棍球裁判证,“有了规范的裁判,队员更知道如何打好比赛。”

憾别东京奥运八强!揭秘中国女曲“黄埔军校”:一所小城高中凭何输送7人进国家队?曾亮在训练队员

  凭着一份坚定,专业出身的陈霞把女子曲棍球队当成自己的事业,卯足了干劲。2012年,犍为一中输送的队员彭杨首次征战伦敦奥运会。2016年,来自犍为一中的欧紫霞与彭杨一道,出征里约奥运会。而曾亮也没想到,这么快就实现了当初畅想的第四步曲……

  “要建高标准队伍,必须再引进专业人才。”2018年,犍为一中同时引进四川省曲棍球队退役的李敏和陈欣二人。2017年,他们所在的四川队获得全运会女子曲棍球项目冠军。

  值得一提的是,李敏是犍为县舞雩乡人,2006年从田径转曲棍球项目,曾代表乐山队参加省运会,还跟着陈霞练过一段时间曲棍球,也可以说是陈霞的“弟子”,“是师傅的精神感染了我,我也想回到家乡,为犍为的曲棍球事业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艰辛岁月

  泥巴地变标准球场

  老校长曾抵押房产“救急” 多方重视支持 

  如今,站在漂亮大气的犍为一中曲棍球标准场地上,陈霞很感慨:16年前学校刚成立曲棍球队时,没有专业训练场地,操场还是泥巴地,只能捧着石灰,一步步弯着腰画线。下一场雨,就得重新画一次,孩子们训练时常常“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

  正是艰苦的训练环境,铸就了团队的拼搏精神。2005年,建队仅几个月,孩子们参加四川省青少年曲棍球锦标赛,便获得第五名,第二年参加省运会,又获得了第四名。曾亮回忆说,时任四川省体育局长朱玲,对这支曲棍球队的精神面貌很认可,还专门与队员们合影鼓励。

憾别东京奥运八强!揭秘中国女曲“黄埔军校”:一所小城高中凭何输送7人进国家队?犍为一中曲棍球队参加省运会留影

  看着这支初创的球队一年一个进步,乐山市、犍为县和学校领导等多方重视,并给予了大力支持。在陈霞从四川省曲棍球队正式办理退役手续后,犍为一中将其作为专业人才引进,解决了教师的编制。同时,在财力、物力等方面尽可能予以曲棍球队支持。

  2006年底,犍为一中花费了20多万元,新建了一个6人制曲棍球场地,而原本那块地是打算用来修学校办公楼的。2007年5月,学校又新建了一个11人制曲棍球场地,总投资400多万元,其中向四川省级争取了50万元补助,犍为县财政划拨了100万元。

  “当时修这个场地,有很多老师都不理解。”曾亮告诉红星新闻记者,作为一所普通中学,并没有要求必须修建标准的曲棍球场,而且球队成绩也不是多突出,有老师提出学校花费数百万来修场地值得吗,还有不少老师甚至家属担心影响学校资金正常周转。

  据曾亮回忆,时任犍为一中校长袁光大向全体教职工表态,绝对不会因为修球场影响学校资金正常周转,于是他自己带头倡议、学校行政班子参与,拿出自家房产证到银行抵押贷款借给学校“救急”,从而保证学校资金正常周转,“从这件事来说,学校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憾别东京奥运八强!揭秘中国女曲“黄埔军校”:一所小城高中凭何输送7人进国家队?如今标准化的11人制曲棍球场

  2017年8月,犍为县耗资2.48亿元建设的犍为一中新校区投入使用,学校建有400米塑胶运动场、11人制曲棍球场、6人制曲棍球场和体育馆等,曲棍球队的训练条件也得到了更进一步的改善。

  』“功勋教练”

  关键的教练团队

  为选才跑遍乐山 女教练怀胎7月带队比赛

  作为犍为一中曲棍球队总教练的曾亮,还有两年多就要退休了。在他看来,犍为一中曲棍球队之所以取得如此“战绩”,除了领导重视、引进专业教练和花钱修建场地外,更关键的还在于人,整个教练团队具有很强的敬业奉献精神,才能形成合力。

  建队之初,由于当时曲棍球运动不普及,学校师生和家长都不太认可,所以选才十分困难。为了选到好苗子,曾亮和陈霞常年奔跑在乡下各所学校,基本上犍为县境内所有学校都走完了,后来还扩展到乐山市范围的学校,有些边远山区的学校交通不便,他们就骑摩托车去。

  “有些学校别看它小是小,也许就藏着未来的奥运选手呢。”曾亮介绍,国家女子曲棍球队的邹妹容、钟梦玲就是他们从犍为县塘坝乡原桂圆林小学“挖”出来的,当时这所学校只有几十个学生,还好没嫌累没放弃,去到了那里。

憾别东京奥运八强!揭秘中国女曲“黄埔军校”:一所小城高中凭何输送7人进国家队?当年被发掘的队员邹妹容已被选入国家队

  陈霞还记得,2005年刚建队不久,她和曾亮一起带着队员出去打四川省锦标赛时,队员们啥子叫比赛都不知道。为了节约,当时在成都石羊场旁边找了一个很烂又潮湿的小旅馆,她和队员3个人挤一张床。虽然条件艰苦,但是大家一有机会就去请教、学习。

  2006年8月,四川省第十届运动会在达州市举办,已经怀孕七个月的陈霞挺着大肚子带队去比赛。“当时会务组的人,对她既充满了尊重,又十分心疼。”曾亮说,好几次开会时,都喊乐山队的那个陈霞教练不用过来了,好好休息。

憾别东京奥运八强!揭秘中国女曲“黄埔军校”:一所小城高中凭何输送7人进国家队?陈霞和曾亮带队比赛中

  在队伍建设中会碰到很多困难,要么找领导给予支持,要么自己动脑筋解决。

  刚建队时,他们买不起上千元的球棍和一百元一个的球,四川省队支援了15根旧的木棍和10多个球。“每天训练时,棍下部圆弧特别容易磨烂,缺了一块。”曾亮便四处找来锯木屑,筛一遍出来用504胶水粘起,“每天白天训练,晚上就粘棍子,补一次可用两三天。”

  2016年至2018年间,曾亮的爱人不幸患上癌症,他经常上午送她去乐山做化疗,下午又立马赶回学校训练孩子。“这些年,对家人的亏欠确实很多。”

  为了支持陈霞的工作,其丈夫于2010年从一家大公司辞职来到犍为,工作也几经波折。如今,陈霞的儿子在读高中,女儿即将读小学一年级,工作和生活压力都很大,但是她却将更多的时间留给了曲棍球队的这帮孩子们。

  而在队员们心目中,陈霞既是一名优秀的教练,也是常伴他们身边最亲密的人。

  』“未来之星”

  练球和学习都不落下

  有人征战奥运 有人考入985院校

  “我练球三年,已经离不开曲棍球了!”11岁的余雨昕在球场上“动如脱兔”,走下球场却变得稍微有些腼腆,但只要说起曲棍球来,顿时满眼放光。

  和余雨昕同班的朱思昱不仅喜欢曲棍球,还喜欢看书,爱用日记来记录自己的成长。很多人认为练体育会耽误学习,但是红星新闻记者了解到,她们班里学习成绩前五名的学生余雨昕、彭思梦、陈秋橼、熊玲彤和朱思昱都来自曲棍球队。

  这也是犍为一中女子曲棍球项目“体教融合”的一大亮点。曾亮向红星新闻记者介绍,学校在去招队员时就跟家长说清楚,招的是学生运动员,首先是学会做人,然后是学会学习,最后才是学会运动,16年来一直把这个理念贯穿始终。

憾别东京奥运八强!揭秘中国女曲“黄埔军校”:一所小城高中凭何输送7人进国家队?犍为一中曲棍球队荣誉室部分奖牌

  在犍为县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犍为一中提供小学、初中、高中“一条龙”保障,即曲棍球队员就读的学校都是全县校风好、教育教学质量高的学校。义务教育阶段由教育局统一安排在县城学校就读,队员初中毕业后使用特长生指标招入高中就读。

  而在训练时间安排上,不与学生正常上课时间相冲突。陈霞十分肯定地说,除了出去打比赛等特殊情况,平时没有占用过一节文化课时间,纯粹是每天放学后、周末和节假日的业余时间来训练曲棍球。

  “文化素养是影响个人发展的基础和关键,打球是要动脑的。”曾亮和陈霞一致认为,并不是体育成绩好,就可以偏离学习重心,文化素养高的队员在场上的应变能力会高得多。而许多文化课老师提到,练习曲棍球的学生也更加专注,学习效率会更高。

  为了不影响孩子们的文化课程,陈霞将每个孩子的学习成绩记录在一个小本子上,如果成绩退步,就会进行停训作为“惩罚”。陈霞说,“这些孩子已经离不开曲棍球了。一旦停训,她们会很着急,自然就会努力学习,把文化课成绩提上去!”

憾别东京奥运八强!揭秘中国女曲“黄埔军校”:一所小城高中凭何输送7人进国家队?出征东京奥运会的徐纹娱、欧紫霞和彭杨

  16年的体教融合已结出硕果,不仅可以输送能打奥运会的苗子,也能培养学生运动员敲开名校的大门。16年来,犍为一中曲棍球队先后培养了151名队员(目前在训60多人),其中有86人考入大专院校,其中包括浙江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985”和“211”大学。

  』“曲棍球之城”

  打造承接国际大赛的赛训基地

  小城将擦亮“曲棍球”新名片

  曲棍球项目作为犍为一中体教融合先行者,不仅在文化学习、体育专业技能方面,让孩子们得到充分锻炼和提高,生活方面也是无微不至。据犍为一中副校长吴治华介绍,犍为县教育局定期下拨训练专项经费,确保球队的运转和发展。学校每年预算外收入投入20至40万元,用于添置设备器材、场地维护、外出比赛、教练员和运动员的培训、奖补等。

  特别是在彭杨首次打进奥运会后,更加激发了该校培养曲棍球人才的信心。如今,该校不仅抓好球队的日常训练、建设和发展,还在大力推广曲棍球文化。2019年,学校编辑了曲棍球校本教材《曲棍球教程》,普及曲棍球知识;组建曲棍球社,每周四开展活动,吸引更多学生参与;利用体育课推广曲棍球,打造体育特色品牌。

憾别东京奥运八强!揭秘中国女曲“黄埔军校”:一所小城高中凭何输送7人进国家队?犍为一中

  犍为,这座位于川南岷江边的小城,虽有“蜀西门户”之誉,却经常被不少外地人读错名字(读音为qián,而非jiān)。作为中国四大茉莉花主产区之一的犍为,当地一直在推广“茉莉花”这个品牌,现在也将擦亮“曲棍球”这张新名片。

  今年3月,犍为县长孙廷鹏率队赴江苏常州武进曲棍球基地进行考察。他表示,正在筹划中的犍为曲棍球赛训基地将按照承办全国性、国际性比赛的标准进行科学规划,进一步做大、做响犍为曲棍球品牌,并以曲棍球为名片,带动犍为文旅产业的融合发展。

  一个月前,犍为县包括曲棍球赛训基地在内的“一校两基地”项目启动建设,占地面积约72.5亩。犍为县委书记谭春秋认为,该基地是提升曲棍球训练水平、加强后备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对加快建设“一心一地一城”,推动犍为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伴随着茉莉花香,一个能承接国际大赛的曲棍球赛训基地也许很快将在川南这座小城诞生。而对教练曾亮和陈霞来说,他们都希望“曲棍球”能真正成为犍为这座城市的新名片,也期盼能有更多曲棍球运动员,从这里走向更宽广的世界……

  红星新闻记者 顾爱刚 摄影报道

  编辑 于曼歌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日本服务器“>日本服务器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日本服务器“>日本服务器网联系。

[日本服务器网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