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新闻:小时新闻特派记者宗倩倩:这场东京奥运会开幕式,敬生命,也敬自己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宗倩倩摄影王建龙发自东京
是的,东京奥运会开幕了,尽管很多人直到当天晚上才恍然知晓,但经历了一年的风雨飘摇,在23日晚的东京新国立竞技场,奥运会终于来了。
疫情之下百年难遇的东京奥运会,在我到达东京的这三天里,都是在不停赘述它有多么不同往常,从入境、交通、吃饭到采访,我在经历着它的不同,也逐渐机械而麻木。
但23日进入东京新国立体育场,看到这座曾经经历过1964年东京奥运会的建筑,静静伫立在那里,在2021年,悬挂着“TOKYO 2020”,开始被触动。
体育场外围是一圈铁丝网,这圈铁丝网将日本民众隔绝在外,他们只能透过铁丝网,拿出手机拍下一张照片,就算是与这届家门口的奥运会建立了联系。
一个日本男生用纸板写着“欢迎来东京”,不停地对经过他的媒体记者说着“welcome”。我问他为什么要站在这里,他用不流畅的英语回答:就是想让你们感受到我们的欢迎,享受这届奥运会。
或许,他是怕我们寂寞吧。
世界体育盛会,不论是奥运会还是世界杯,全世界漂洋过海齐聚一地的场景,永远是动人而美好的。2018年的俄罗斯世界杯,我看过阿根廷球迷在地铁里狂欢,看过墨西哥球迷带着宽檐帽在广场起舞,也被无数朋友的可爱笑容征服。
上一届的里约奥运会,更是一次全球狂欢。烤肉、啤酒、海滩和桑巴女郎……那是一次南美风情的全球直播。
相较之下,东京是安静的。紧急事态下的这座城市,奥运会是没有存在感的,也是伴随着争议的。但还是有一群人执着地想让我们知道,东京欢迎全世界,奥运会也还是奥运会。
但从新冠疫情席卷全球以来,东京奥运会就不再只是一届奥运会。
它比烟花寂寞。
能容纳6万人的东京新国立竞技场,23日晚只坐了千人,一侧的媒体看台满满当当,是忙碌的记者。我的对面是空空荡荡的观众席。
体育场上空升起的绚烂烟花只能让对面空无一人的座椅突然变得清晰,开幕式倒计时后只有从媒体看台传来的稀稀拉拉掌声,突然想起北京奥运会,“大脚印”走进鸟巢时和击缶倒计时后,那全场的沸腾。
突然眼眶有点湿润,如果那一个个座椅上现在坐着来自全世界的观众,也能抬头看看烟花,一起跟着音乐倒计时,该多好。
接下来开始的一项项比赛,也将在这样的安静中进行。没有和获奖运动员一起共情的欣喜,也没有看到国旗升起后的泪流满面。
它也比烟花绚烂。
新冠疫情是人类文明历史上的重大灾难。它突然袭击,带走了无数的生命,也带走了我们原本习以为常的生活。我们在共同面对一个敌人,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去战胜同一个困难。
开幕式上伴随着喘息声奋力奔跑的演员,现场全体起立为逝去的生命默哀,还有戴着口罩列队进场的运动员们,能够来到东京,背后是他们为了奥运梦付出的努力。
疫情之下,没有正规泳池可以训练便在自己后院10米10米地往返,没有比赛也就没有收入就去送外卖维系生活,为了能参加延期一年的奥运会,拼了命地将自己的运动寿命延长……
你在这两年里是否也过得艰难不易?战胜病毒、忍受隔离、背上行囊逆行而上……
这就是人类展现出的绚烂生命力,是人类对生命的敬畏之心。
现代社会发展太快,也越来越浮躁,流量为王,销量为王,宣传为王,娱乐为王,好像没人再关注事实,关注内容,关注精神世界。
我们自己也被裹挟其中无暇其他,想着工资再不涨就还不起房贷了,想着孩子上学该摇号了,想着车牌摇了5年也该轮到自己了,想着哪一家奶茶店又出新品了……
一天24小时,一周7天,一年365年,我们太久没有思考过人类、思考过生命了。这些宏大的话题,如果你不经意间在朋友闲谈间聊起,只会引来侧目:咋这么不着调呢。
所以我们似乎总会忘记不同肤色、不同语言、有着纷争的人,都是生活在同一个地球的人类,都是宇宙大爆炸后的一粒飘渺尘埃。在这个夜晚,在奥运会的这半个月里,四年一次,不如让我们暂停一下,换个频道,思考一下吧。
总觉得体育有一种将你抽离出现实生活的能力,在这个不同于真实世界的剧场里,一切都顺着制定好的规则有序进行,单纯和勇气在这里被歌颂,奇迹可以发生,感动随时上演。
运动员的入场仪式,全程伴随着热血高燃的各种游戏主题曲,作为游戏大国,日本也想用这种二次元的方式,把全人类拉到这另一个剧场里。
这个剧场里,“更高、更快、更强”之后,多了一个“更团结”,全世界的人用各种语言唱着约翰列侬的《imagine》,去畅想一个没有隔阂共同发展的世界,那个世界很美好,全人类看着奥运会会徽缓缓变成一个地球,悠悠浮在东京夜空,折纸和平鸽洋洋洒洒飘下……
[日本服务器网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