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新闻:东京奥运会·防疫进行时|赛程过半 聊一聊“奥运泡泡”
新华社东京7月31日(记者叶佳、郭丹、卢羽晨) 东京奥运会赛程过半。赛场内,奥运健儿奋力拼搏,赛场外,日本民众与新冠病毒“对决”日趋白热化。截至30日,日本已连续两天新增确诊病例超一万例,东京地区则连续三天新增确诊超3000例,新冠疫情在日本呈现急速增长态势。
7月4日,一名媒体工作人员准备进入采样间进行唾液采样。新华社记者陈益宸摄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奥运区域内的感染始终控制在比较低的水平。7月1日至31日,东京奥组委共报告246名与奥运相关人士新冠检测阳性,其中有143人是日本当地居民,103人为境外人士。而根据奥组委公布的最新数据,入境日本的持证人员数量为40558人。东京奥组委发言人高谷正哲31日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奥运区域的新冠筛查中阳性检出率为0.02%。
为保护运动员,同时保护日本民众的安全,国际奥委会和东京奥组委打造了一个巨大的无形“泡泡”,将所有与奥运会相关人员笼罩在“泡泡”中,最大限度避免他们与当地社会发生接触。在疫情肆虐的东京,奥运会能够安全举行,正是得益于“泡泡”的存在。
“量身定制”防疫规定
为保护“泡泡”完好无损,东京奥组委为奥运相关人士“量身定制”了相应的防疫规定,涵盖新冠筛查、行动限制、接触限制、卫生习惯、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等各方面,不仅严格细致,而且分级分类,覆盖全面。
以新冠筛查的检测频率为例,运动员和代表团官员每天进行1次检测,媒体人士在抵日后三天内每天进行1次检测,此后的检测频率根据与运动员的接触频率进行分级:常驻比赛场馆的记者每天1次、偶尔前往比赛场馆的记者3天1次、驻守新闻中心不去赛场的记者则7天进行1次检测。
比赛规则和颁奖仪式的一些细微变化也体现了防疫的严格要求。乒乓球比赛运动员不能吹球、不能擦拭球台等新规引发热议;排球比赛取消了赛后对阵双方列队握手的环节;颁奖仪式上嘉宾不能亲手为运动员戴上奖牌,改由运动员“自助”。一切都在为防疫让路。
7月28日,孙颖莎(右)在比赛中发球。新华社记者潘昱龙摄
随时追踪,迅速应对
东京奥组委并没有把新冠零感染作为目标,而把应对重点放在发现疫情后的及时追踪和迅速应对上。
组委会的监控和追踪手段正在发挥作用。有记者在入境8天后,突然被告知入境航班上检测出新冠阳性病例,该记者也被怀疑为密接人员,从接到通知那一刻起不能离开酒店房间。而当天乘坐同一航班入境的另一位记者,却没有受到这种特别“待遇”。原来,所有入境日本的奥运相关人士都在手机软件中填报了入境航班和座位号。两名记者座位相隔11排,因此一人被疑密接,而另一人仍然可以活动。
每位奥运相关人员都有自己的奥运证件,它相当于奥运区域内的身份证和通行证。因此,人们即使不携带手机,也都随身佩戴这一证件。然而,这个证件看似平平无奇,实则暗藏玄机。一个偶然的机会,一位记者需要更换证件,办理手续时听到工作人员准确无误地报出自己的行踪和住址,原来奥运证件的正中央内嵌一块GPS芯片。难怪换证时工作人员对记者行踪了如指掌。个人隐私在毫无知觉的情形下被采集,这是疫情之下必须面对的无奈现实。
7月1日,工作人员在奥运会主新闻中心入口检查证件和测量体温。新华社记者华义摄
迅速应对,不仅包括发现阳性病例和确定密接时迅速隔离,也包括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让符合条件的运动员及时回归赛场。按照防疫规定,密接人员在满足包括住在单间、在房内进餐、乘坐专用交通工具及每天接受核酸检测等条件的情况下,并且在比赛开始前6小时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就可以上场参赛。
东京奥组委26日宣布,新冠无症状感染者满足相关条件,均可恢复参赛。即无症状且隔离满10天,或者无症状者在指定酒店隔离满6天、且6天后间隔24小时以上的连续两次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也就是说,在检测出阳性后,新冠无症状感染者最快7天后就可以重新站上奥运赛场。
适时做调整,凸显人性化
随着赛程推进,国际奥委会和东京奥组委根据运动员和相关人员的反馈,结合赛场实际,不断对防疫规定进行修改完善,陆续出台了一些人性化措施。
按照此前公布的第三版防疫手册,运动员在吃饭、喝水、比赛、训练、睡觉以外,必须坚持佩戴口罩;获得奖牌后在颁奖仪式上仍然不能摘下口罩,即使在领奖台上拍照也是如此。
7月27日,中国选手陈芋汐(右)和张家齐在颁奖仪式上拥抱。新华社记者许畅摄
不过,国际奥委会根据科学建议,宣布从25日开始允许奖牌得主在领奖台上摘掉口罩30秒,并且可以在戴好口罩的前提下,一同登上最高领奖台合影留念。之所以做出上述调整,是为了记录下运动员竞技生涯中最珍贵最独一无二的瞬间,记录下这一刻他们的表情和真情实感,共同庆祝他们的优异成绩。不难看出,国际奥委会和东京奥组委在做好防疫措施的前提下,也在努力改善运动员的参赛体验。
对于媒体,东京奥组委也尽可能为他们的工作创造条件,提供便利,对于一些专访需求尽量予以安排。此前,考虑到严格的防疫规定,媒体对于能否像往届奥运会一样邀请运动员做面对面的专访并无太大把握。好在,在组委会的配合下,新华社已成功约到吴静钰、赵帅、杨倩、杨皓然、孙一文、庞伟、姜冉馨、三人篮球女队等众多“大牌”运动员来到主新闻中心参加《约大牌》节目录制。只不过,运动员需要从指定独立出入口,由专人、专车接送至专用停车场,再在志愿者引导下乘坐专属电梯到达指定楼层,进入媒体提前向组委会申请的会议室接受采访。媒体人员则要乘坐不同的电梯到达指定地点,进入访谈间。采访期间,受访者和采访者也需要保持距离且全程佩戴口罩。
7月30日,杨倩和教练葛宏砖来到新华社访谈间接受《约大牌》节目专访
细数下来,东京奥运会前半程的防疫措施,可以说是严格细致又不失人性化,分级分类又能适时调整,在世界各地人士齐聚东京的严峻形势下,通过制造“泡泡”环境尽可能切断病毒传播链,有效降低感染和传播风险。举办一次“安全、安心”的奥运会,国际奥委会和东京奥组委正全力以赴兑现这一承诺。
编辑:郑直、吴博文、吴俊宽、赵丹旎(实习)
新华社东京奥运会报道团出品
[日本服务器网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